从5月份开始,位于甘肃兰州的西北师范大学开始让学生分批次返校,相比于其他不少高校,这所大学在学生返校前后,增加了一个项目——对学生的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测评,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些出现负面情绪倾向的学生,我们也可以提前介入进行引导。”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的老师说。
北京青年报记者5月17日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的老师那里了解到,其实从2月份开始,学校的老师就已经开始考虑到疫情期间的学生心理状况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其实平时我们就一直都在做学生心理的监测、辅导,只是疫情期间比较特殊,需要让我们投入的就更多。”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的徐伊文婕说。
徐伊文婕告诉北青报记者,5月份,学校的学生开始分批次返校,在学生返校前和返校后,他们为全校的2万6千多名学生做了两个阶段的心理测评,以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返校前的第一阶段测评主要是倾向于针对疫情对学生的心理的影响,返校后第二阶段测评则是一次综合性的测评。”徐伊文婕说,“测评是通过在线的形式来进行的,全部都是选择题,学生的操作难度比较小,使用的问卷都是专业经典的心理测评问卷。”
西北师大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的老师表示,通过测评结果,他们发现有0.4%的学生会存在负面情绪,“有些人是因为疫情的影响,长时间在家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还有一些毕业生,因为就业等问题也会出现负面情绪,另外,还有有一些学生有学习压力、考研压力等等。”徐伊文婕说,“根据不同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服务需求,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我们还会和更为专业的医院对接,引导学生前去接受专业的心理帮助。”
(北青报记者付垚)